耶!!!今天來到哪裡呢?
來到美食多多的大 稻 程 !!!
痾...放錯重點的,是很多歷史與巴洛克式建築的大稻埕...
這次我們搭著暈死人的公車,來到了大稻埕,
開始今天的行程喽!
第一站
﹝太平間國小﹞
這區是早期台北最繁榮的地方,人口真的很多,
在太平國小的對面還有一間永樂國小,
一小塊區域就有兩間小學~
太平國小以前叫大稻埕公學校,與太平公學校,
公學校的意思就是以前日本人在讀的學校,以前一般的台灣人是不能讀那裡的,
很可惜的是現在的太平國小沒有保留任何一件以前學校的古蹟,已經全部翻新了。
從這棵大樹來看就知道這裡有多老了~
第二站
﹝仁安醫院﹞
接著來到仁安醫院,這間醫院是在1927年柯謙諒醫生建造的,
然後傳承了三代,他就將這間醫院捐給了政府,
當作歷史建築,這樣願意將自己的醫院捐給政府,
可以算是台北市第一間,甚至是全台灣第一間。
現在這裡還有保留一些以前會用到的藥物,
和保留一小塊以前的手術室。
在天花板上有一多神祕的藍色花朵浮雕,
(因為我不知道那是什麼花,有興趣的自己去查)
第三站
﹝慈聖宮&呷二嘴﹞
繼續走來到了保安街廟前巷弄,
雖然很短,
但是一整條的小吃攤都是傳承了兩三代的台北味道,
因為這旁邊是一間老廟-慈聖宮,
是在地人的信仰中心,香火旺盛,自然而然地聚集了小吃攤,
而廟前廣場有幾棵大樹,
大家都會在買完東西之後,來大樹下悠悠閒閒的吃東西,
目前已經成為外國觀光客必去體驗台北的景點。
我們今天真的是超級難得,居然在旅途剛開始就可以吃東西了,
我們來到呷兩嘴,
這家店最有名的是手工米苔目,
一般的米苔目機器做的,線條都長的一樣,
但是這家店是手工搓成的,線條粗細就會不一樣,吃起來的口感也很Q,
所以來到這裡就是要吃米苔目,
但就是有人會堅持不點米苔目,硬要點仙草,
偷偷跟你說,這個人是腦炎,
噓!!!不要告訴他我說出來了!!!
∑(✘Д✘๑ )
在炎熱的夏天,冰剛點的時候會長這樣,
回過頭,這碗冰...早就被準備好開吃的朋友吃成這樣了,
實驗證明,夏天中抵擋不住冰的誘惑。
第四站
大稻埕台灣基督長老教會
剛開始於1875年由馬偕博士,在大龍峒地區設立台北市第一間禮拜堂,
叫做「大龍峒禮拜堂」,
後來爆發中法戰爭,那間禮拜堂被民眾破壞,
只好在迪化街又再蓋一間,但這次叫枋隙禮拜堂,
在枋隙禮拜堂停用之後,
身為基督徒的台灣茶葉之父-李春生自己捐獻了一塊土地和建禮拜堂的費用,
在這裡,建了...大稻埕台灣基督長老教會(這名字超!!!長~
在這麼美的禮拜堂旁留些一張紀念照,
就繼續前進啦!
第五站
迪化街逛街去!!!
以前這裡都是在賣乾貨、南北貨......
現在這裡很多依然在賣乾貨,也有很多依然在賣茶葉,
不一樣的是多了很多很多的文創商店,
像這種動物面具的,
還有一間叫做「大盜陳」,
這一整排大概都是以舊式巴洛克式建築改建成文創商品店,
我們以邊走邊看邊拍照的腳步,
突然來到了一間,神奇的房屋,
~林家祖厝~
裡面剛剛遇到別人預約的導覽,
所以我們就順便聽聽啦!
他說這邊的牆壁沒有石頭,只有一些糯米、泥土、水...
還有以前這附近常常淹水,其他家屋子都倒光光,
可是這家卻沒有倒,原因在別棟的地基大概都只有20~30公分,
但這棟有80公分,還有這裡的底下是用花崗岩,花崗岩會吸水,
所以豪雨來花崗岩就會吸水變更重更穩,
別棟則會因為地基不穩,所以泥土吸水就會滑動, 滑動就會倒~
在祖厝門牌底下有一顆大~石頭,導覽說這顆石頭有100多公斤,
但是為什麼那麼多年沒有掉下來,就是因為它是用卡榫卡上去的,
而且這石頭是青斗石,
所以經過921大地震,也沒有裂掉。
嗯!以上大概就是我們在這間林家祖厝裡意外聽到的導覽內容,
我們離開這間祖厝,要到最後一家美食店買杏仁茶,
途中看到很多大稻埕的特色,巴洛克式建築,
因為這些巴洛克式建築都很老了,房主都有一些不同的處理方法,
像這裡就有一間霸氣的巴洛克式建築,直接霸氣的改建成星巴克!!
以前這間是在賣鳳梨罐頭,就賺很多錢,
還有的是保持原樣保留在那裡。
中途有看到一間清朝房子,
感覺跟巴洛克式建築下,豪華感落差很多,
走著走著來到了今天的最後一個景點,
〈永昌傳統豆花店〉
這間店的杏仁茶很有名,所以我們一樣依照慣例,
人手一杯杏仁茶回去,為這趟旅程畫下一個完美的句點。
《後記》
這篇後記有關本篇的客串,
所以先讓我們熱烈的掌聲歡迎他們!!
事情是這樣的....
在去買杏仁茶的途中上,經過一條小巷,
走過去的時候經過一個出風口,
我順勢地回頭一看,
就看到兩個人站在那邊,以享受的姿勢吹著那些風...
(他們絕對不是我同學)